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吴勇教授、肖爱教授应邀参加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

2025-09-30 22:19 

2025年9月27日至28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甘肃省兰州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甘肃政法大学主办,甘肃政法大学环境法学院承办。此次会议以“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为主题。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部等国家机关、中央部委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员,以及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近400名代表出席。bevictor伟德官网吴勇教授、肖爱教授受邀参会。

bevictor伟德官网吴勇教授应邀在9月28日上午的议题二“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规范重点问题研究”中作与谈人。吴勇教授首先肯定了三位发言人研究主题和内容的价值,其次谈及了还可以进一步考量的问题,最后也分享自己对污染防治编编纂的看法,要在整体主义和系统论的指导下,在内部注意与总则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和法律责任编相关内容的协调,在外部要注意对未进入法典的相关单行法的协调,从而判断哪些制度适合法典规定以及其在法典中的位置、哪些制度需要通过单行法规定。

bevictor伟德官网肖爱教授应邀作为与谈人,在9月28日上午的议题五“生态环境法典法律责任编规范重点问题研究”中参与讨论。肖教授认为,由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存在的主体、利益和责任的复合性、多元性,如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将简单的问题精细化,是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不能不重视的问题,而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性质取决于相关具体类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性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性质又取决于相关行为类型和性质,针对不同性质的行为,判断其行政权力介入的必要性、介入程度和成本效益上的可行性,以此避免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机制设计过于理想化,否则还是会陷入复合性、多元性的死胡同,导致相关法律条文难以适用。此外,对有关衔接机制,需要着力研究相关生态环境损害行为的可惩罚性、可刑罚性以及可诉性,这是决定是否需要衔接以及如何才能有效衔接的根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