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首届知识产权信用学术论坛”成功举办,肖冬梅教授等参加并发言

2025-09-30 22:21 

2025年9月20日,由北京信用学会、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湖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北京信用学会知识产权信用专委会、北京信用学会科研信用专委会、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bevictor伟德官网知识产权学院、bevictor伟德官网信用风险管理学院联合承办,以及多家单位共同协办的“首届知识产权信用学术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隆重召开。bevictor伟德官网,伟德国际1946副部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信用风险管理学院院长肖冬梅,bevictor伟德官网副教授蒋都都郑令晗,以及博士研究生欧阳婷婷刘嘉诚宋尧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论坛邀请来自知识产权政策制定、司法实践、学术研究、企业实务以及知识产权期刊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信用”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设置了主旨报告、主题发言、青年论坛等议程。

肖冬梅教授在主旨报告环节作相关发言,题目为《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治理工具审视与反思》。她系统梳理了知识产权信用治理的脉络,从制度背景入手,揭示了“信用”概念从传统道德承诺向现代风险工具的演变,并在“风险社会”的理论框架下,系统阐释了国家与地方的立法以及美国的相关立法与实践,特别是USPTO对专利申请诚信的严格义务规定。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当前主要的治理措施,包括负面信息公开、资格限制、提高门槛、加强监管与支持减免五大类,并重点介绍了信用分级评分和黑白名单两大治理工具,其中以美国动态调整的“实体清单”为例说明了工具的实际应用。在运用进展方面,强调失信惩戒需遵循过罚相当等原则,并着重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信用评分中的突破性作用。最后,反思了当前治理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负面惩戒与正面激励失衡、AI技术先进性与信用数据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以及智能化带来的算法黑箱与透明度缺失,通过对照欧美在算法责任与数据权利方面的监管案例,指出信用治理的终点并非完美预测人性,而是需承认技术治理的边界,将某些风险交还人类社会自身承担。

此外,肖冬梅教授应邀主持主题发言环节,组织与会专家围绕“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信用治理”进行研讨。北京信用学会常务副会长阮德信教授(视频)、中南大学何炼红教授、厦门大学董慧娟教授、法治日报社杨幸芳院长、腾讯公司视频版权维权部总监谭乃文、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段立红律师、华中科技大学焦洪涛研究员(视频)分别就知识产权信用评价的指标与模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制度的信用治理、AI模型研发领域竞争中不诚信行为的治理、算法透明度义务下的版权信用评价制度、数字经济下视频的版权保护、信用视角下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合成生物学伦理治理中的价值共识等相关问题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华北理工大学教授吴凡、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张静作为与谈人参与了该环节的研讨。

蒋都都副教授及其硕士研究生余杨以视频形式在“知信”青年论坛中作了题目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困境与出路》的发言。他们首先从党和国家政策切入,指出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桥梁,信用监管可通过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其内在逻辑在于,信用监管通过创新激励、侵权抑制等功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耦合,并依托信息归集、分级监管、信用修复等五大机制运行。但当前面临立法缺失、执行协同不足、算法不透明三重困境。为此,出路在于推进国家统一立法、完善制度体系并优化监管程序,以系统性提升监管效能,最终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郑令晗副教授在“知信”青年论坛中作题目为《人机交互社会“人格-系统”信任危机及其治理》的发言。郑教授梳理了信用基础的演变历程:从农业社会基于血缘的“人格信任”,到工业社会依托制度系统的“系统信任”,再到人机交互社会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对象的“智能信任”。当前信任危机体现在三方面:AI冲击人格信任、AI消解系统信任、智能信任自身存在数据缺陷与推理幻觉等局限。最后郑教授提出双路径治理:技术路径通过迭代内容识别模型、完善信用监管来夯实信任基础;规则路径遵循“风险可控-技术可信”原则,并构建分层归责模式,明确责任主体、归责原则与承担形态,以系统应对上述危机。

欧阳婷婷博士在“知信”青年论坛中作题为《信用规制商标权滥用的理据、困境与出路》的发言。虽然我国商标注册量大,但恶意滥用行为频发,现有信用惩戒体系分散,缺乏专门、有效的规制体系。欧阳博士理据部分论证了建立专门信用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优势,通过信息披露、奖惩激励和动态修复形成治理闭环,从而从源头构建信用保护网。随后欧阳博士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三大困境:央地立法衔接不畅、失信认定标准模糊、信用修复规定不足。针对以上困境,提出的出路方向为:完善地方立法以促进协同、细化分级失信认定标准(强调主观恶性)、明确信用修复作为正向激励手段并实施差异化修复方式,以系统化治理商标权滥用问题。

宋尧博士在“知信”青年论坛中作题为《非正常专利申请的信用规制研究》的发言。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仅2022年非正常申请达95.5万件,此现象严重危害创新生态,核心问题在于违背诚信原则。研究现状表明法律规制存在局限,信用规制作为新路径有待深化。通过对现行法律规制分析,揭示了概念界定模糊、处罚不力及取证难等困境。我国信用规制现状部分展示了信息收集与惩戒措施的初步框架,但仍存在立法层级低、标准模糊、协同不畅与修复僵化四大不足。最后宋博士针对制度构建提出明确认定标准、建立分级惩戒、优化信用修复、推动多元共治四大建议,以期通过制度、技术与社会共治的协同手段实现有效治理。

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以及bevictor伟德官网师生在主旨报告、主题发言、青年论坛中的积极表现,展示了bevictor伟德官网,伟德国际1946在知识产权信用领域研究方面的学术风貌。本次论坛提供了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政、产、学、研、用”各界的深度沟通与思想碰撞,激发了各界从信用视角思考知识产权治理的新思路,必将对知识产权的理论创新、政策完善和实践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