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纪检监察学(030800)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2025-09-22 09:06 

《监察法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 监察法概述

一、监察法的概念

(一)“监察”的基本含义

(二)党和国家“监察”的沿革

(三)监察法的概念

二、监察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监察法律法规

(三)党内法规

(四)政策、规范性文件

第二章 监察法的中国特色

一、监察法的政治性

二、监察法的人民性

三、监察法的时代性

四、监察法的统领性

第三章 中外监察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监察观的形成与深化

二、中国监察制度的起源

三、各国监察模式与发展

四、我国监察制度的文化源流

第四章 监察法的基本原则

一、党的领导原则

二、依宪依法原则

三、全面覆盖原则

四、监察独立原则

五、配合制约原则

六、权利保障原则

七、惩教结合、宽严相济原则

八、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原则

第五章 监察机关与监察人员

一、监察机关的性质与地位

(一)监察机关的性质

(二)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二、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

(一)监督

(二)调查

(三)处置

三、监察机关的组织体系

(一)监察机关的中央和地方组织

(二)同级党委领导下的“两委”合署办公

四、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一)我国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内容

(二)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内部层级关系比较

五、监察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

(一)监察机关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的政策原则

(二)监察机关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状况

(三)监察机关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的优化

六、监察委员会领导集体

(一)监察委员会领导集体的界定标准和组成

(二)监察委员会主任及其他领导成员的产生

(三)监察委员会领导集体成员的任期及其限制

(四)监察委员会领导集体的领导方式

七、监察委员会派驻(出)机构

(一)监察派驻(出)机构的历史沿革与改革趋向

(二)派驻(出)机构的组织形式与法律地位

(三)派驻(出)监察机构的职责权限

(四)派驻机构与派出机构的区分

八、监察官

(一)新时代中国监察职业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官制度

第六章 监察职责

一、监察职责概述

(一)监察职责的含义与特征

(二)监察监督、调查、处置三项职责的关系

二、监督职责

(一)监察监督职责的含义与特点

(二)监察监督的内容

(一)监察监督的方式

(四)监察监督工作机制

三、调查职责

(一)监察调查职责的含义

(二)监察调查的内容

四、处置职责

(一)监察处置职责的含义

(二)监察处置的手段

第七章 监察范围和管辖

一、监察范围概述

(一)监察全覆盖与监察范围

(二)监察范围的发展变化

(三)监察事项

二、监察对象

(一)公职人员的含义、范围和特点

(二)“有关人员”的含义和范围

(三)监察对象的识别标准

三、监察管辖

(一)监察管辖的含义和意义

(二)监察管辖的一般原则

(三)移转管辖

(四)管辖争议的解决

(五)并案管辖与分案管辖

第八章 监察权限

一、监察权限概述

(一)监察措施适用权

(二)从宽处罚建议权

二、监察措施

(一)监察谈话

(二)监察讯问

(三)监察询问

(四)强制到案

(五)责令候查

(六)留置

(七)管护

(八)查询、冻结

(九)搜查

(十)调取、查封、扣押

(十一)勘验、检查

(十二)鉴定

(十三)技术调查

(十四)通缉

(十五)限制出境

三、从宽处理建议

(一)自首、退赃、立功从宽建议

(二)涉案人员揭发检举从宽建议

(三)从宽处罚建议提出的程序

四、监察证据

(一)监察证据概述

(二)监察证明标准

(三)监察非法证据排除

五、监察侦查互涉案件管辖

(一)、监察侦查互涉案件管辖概述

(二)、监察侦查互涉案件管辖具体程序

第九章 监察程序

一、监察程序概述

(一)监察程序的含义与特征

(二)监察程序的主要内容

(三)监察程序的价值功能

二、线索处置与初步核实程序

(一)线索处置与初步核实概述

(二)问题线索处置

(三)初步核实

三、调查与审理程序

(一)立案

(二)调查取证

(三)审理程序

四、监察处置

(一)处置情形

(二)违法所得处置

(三)“继续调查”与违法所得没收

(四)不服处理决定的救济

五、移送审查起诉

(一)从宽建议的提出

(二)移送审查起诉的程序

(三)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的决定

第十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

一、反腐败国际合作概述

(一)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概念

(二)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

(三)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主要内容

(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防逃

二、完善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法律制度

(一)完善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国内法

(二)积极推进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国际法的完善和发展

三、监察机关在反腐败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反腐败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反腐败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 《监察法》与相关法规的衔接

一、《监察法》与《党内监督条例》的衔接

(一)《党内监督条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二)党内监督“专责”与国家监察“专责”高度契合

(三)监察监督与党内监督的衔接与贯通

二、《监察法》与《纪律处分条例》的衔接

(一)对涉嫌犯罪职务行为的处分处置衔接

(二)对违法职务行为的处分处置衔接

(三)党纪处分国法处置的衔接序位

(四)对被依法留置、逮捕党员的处置衔接

(五)对受到刑事、政务、行政以及其他违纪处分的衔接

三、《监察法》与《政务处分法》的衔接

(一)政务处分的内涵

(二)政务处分程序的衔接

(三)政务处分措施的衔接

四、《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

(一)《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衔接的基本特征

(二)监察主体互涉案件的管辖协调

(三)监察调查与刑事侦查的配合协助

(四)监察案件审查起诉的程序流转

(五)监察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转化适用

第十二章 对监察机关及其人员的监督

一、对监察机关及其人员监督的含义、特点、价值功能

二、党对监察机关领导监督的含义、方式、实施

三、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含义、方式及实施

四、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制约

(一)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制约

(二)人民法院的监督制约

(三)相关执法机关的配合制约

五、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含义、实施

六、信息公开和特约监察员制度

(一)信息公开和特约监察员制度的含义

(二)监察工作信息公开制度

(三)特约监察员制度

被调查人申诉

(一)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的申诉权

(二)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申诉的法定情形

(三)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申诉权的保障

第十三章 监察机关内部监督和履职规范

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

(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含义

(二)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目的

(三)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要义

(四)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机制

二、监察人员的履职规范

(一)监察人员履职规范的含义

(二)监察人员履职规范的法理依据

三、监察人员履职要求

(一)监察人员履职要求的基本内容

(二)监察人员履职要求的实现

四、监察人员限制性规定

(一)办理监察事项报告备案的规定

(二)监察人员回避的规定

(三)监察人员保密的规定

第十四章 监察法律责任

一、监察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目的、功能、分类

二、监察法律责任的主体

(一)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

(二)监察对象

(三)控告人、检举人、证人

(四)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

三、监察法律责任的违法事由

四、监察法律责任的种类

《纪检监察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章 纪检监察学概论

建立纪检监察学的背景和意义

纪检监察学的研究对象

纪检检察学的学科构建

第二章 纪检监察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监察思想及其实践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纪检监察思想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

第三章 纪检监察学的范畴体系

纪检监察学的基石范畴

纪检监察学的基本范畴

纪检监察学的普通范畴

第四章 纪检监察的基本政策与工作方法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贯通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

第五章 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

第六章 纪检监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纪检监察制度的奠基(1921-1949年)

纪检监察制度的创立与探索(1949-1978年)

纪检监察制度的恢复与发展(1978-2012年)

纪检监察制度的系统性重塑(2012年至今)

第七章 纪检监察组织制度

纪委与监委合署办公体制

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体系

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第八章 纪检监察法规制度

纪检监察领域法律法规体系

党内法规体系

监察法规体系

国际条约、公约

第九章 纪检监察对象与管辖

纪检监察对象

纪律检查机关管辖制度

监察委员的管辖制度

第十章 纪检监察职业制度

纪检监察职业特点和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

第十一章 纪检监察监督制度

巡视监督

监察监督

纪律监督

派驻监督

第十二章 纪检监察措施

纪检监察措施基本范畴

谈话

询问、讯问

强制到案

责令候查

管护

禁闭

留置

查询和冻结

搜查

调取、查封、扣押

勘验检查

鉴定

技术调查

通缉

限制出境

第十三章 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基本定位、特征与目标

政治监督

党风政风监督

监督检查的权限方式

第十四章 审查调查

问题线索处置

谈话函询

初步核实

立案审查调查

第十五章 案件审理

案件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

案件审理的工作程序

案件审理的后续工作

第十六章 处分处置

党纪处分

政务处分

党纪政务处分以外的处理

问责

移送审查起诉

第十七章 纪检监察证据

纪检监察证据规则的一致性

纪检监察证据的基本原则

纪检监察证据的种类

纪检监察证据的审查认定标准

纪检监察证据收集的程序与要求

纪检监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十八章 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

对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概念、特征、意义和类型

对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具体方式

对纪检监察机关外部监督的具体方式

第十九章 纪检监察救济

纪检监察救济的含义、功能和类别

复审、复核

申诉

监察赔偿

【参阅教材】

喻少如、褚宸舸主编:《纪检监察学原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5年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