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bevictor伟德官网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坛2025年第2讲暨bevictor伟德官网,伟德国际19462025第45期在湘大大礼堂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党委副书记、校长,教育部法学教指委委员、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廖永安教授主讲。廖校长以“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为主题,给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深刻生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伟德国际1946部长、博士生导师李仕春教授主持,校工会常务副主席蔡一文,bevictor伟德官网党委书记陈双喜、副部长连光阳副教授、党委副书记黎益君副教授、尹华容副教授、黄鑫老师、周航老师、张彬老师,以及来自bevictor伟德官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800人左右参加了讲座。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参与热情高涨。
廖永安校长首先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切入,指出这一思想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法治领域的长期探索与实践,系统阐释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丰富实践。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我国逐步恢复重建法治体系,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刑法、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基础性法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时代,法治建设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标志着法治理念从静态的制度建设向动态的治理效能深化,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空前提升。
廖校长接着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全会形式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二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三是强化宪法实施,推动合宪性审查,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清理、修改或废止,维护法制统一;四是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安全领域拓展至网络、科技、生物、太空等新兴领域,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五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将反腐败纳入法治化、常态化轨道;六是颁布实施民法典,打造新时代社会生活的法律百科,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导向;七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八是坚决纠正冤错案件,体现党和国家对公平正义的坚定追求;九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稳定并存,成功跨越所谓“现代化陷阱”。习近平法治思想正是在这样的重大实践节点和制度创新基础上逐步成熟定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理论升华和思想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实践品格。
廖永安校长进一步阐述道,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性地回答了两个根本性问题:其一,为何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其二,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针对第一个问题,廖校长从四个维度进行了论证:一是从党执政七十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看,我国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二是从从共运史的发展来看,我国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三是从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最好方式。从中国古代的韩非子到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历代思想家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法治思想,使其成为被历史反复验证的最佳治国方式。古罗马等商业文明的发展,也印证了规则与法治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它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关乎国家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抉择。
针对第二个问题,廖校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已经构成了科学完整的行动纲领。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新征程上必须更好发挥其“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其中,大力培养精通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法治人才,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有没有资格”参与全球治理、“有没有能力”维护国家利益、“能不能”执好法、办好案,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法治执行力的必然要求。
廖永安校长接着重点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所蕴含的深刻辩证法,并系统梳理了需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一是政治与法治的关系,政治是法治的根基和理据,这一关系集中体现为“党与法”的关系;二是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当前遵循“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模式,确保改革于法有据;三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总书记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精辟概括,强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四是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依法治国是依规治党的重要依托,依规治党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五是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政策是法律的先导和指引,二者密不可分,需确保一体实施;六是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法治的核心精神在于“约束公权力、保障私权利”;七是维稳与维权的关系,维权是维稳的基础,保障公民权利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前提;八是活力与秩序的关系,社会既不能因循守旧而失去活力,也不能混乱失序,需在动态平衡中发展;九是法治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路径。最后是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法治维度。
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廖校长融汇理论与实践,贯通历史与未来,结合国内与国际视野,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发,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为在座师生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努力成长为“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了宝贵指引。